媒体报道

城市山民
走在上海的复兴西路上。那里原是法租界的心脏,看着路两旁老洋房和连天的梧桐树,心情慢慢沉淀下来。拐进一家名为“Urban Tribe――城市山民”的小店,推开玻璃木门,没有耀眼的色泽,却让人豁然开朗,突然之间进入了另一个神秘世界,逐步将自身纳入这种生活方式中来。出尘离世,时间宛如静止,心境平和如水,言语道断,泡一壶茶,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,蓝天白云,生活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,森罗万象,都在里边。
两位上海女子――Ping & Jasmine , 温婉淡然,经历了各自不两路的职业生涯,各自在美洲大陆及喜玛拉雅山域的独立旅行归来,欲除身上沾染的浮躁气,为了实现最初对美的认知和生活理念,怀着对手工业的敬畏,创立了“城市山民”工作室,两家店铺命名为“谷”与“弄”,“谷”坐落于复兴西路,“弄”位于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弄堂区泰康路,一切看起来舒适而自在,在城市的深处探视山野的面容。
“谷”是一座昔日老洋房,低调雍容,踏着纯色木地板,发出低沉的响声,越往里走视野越宽阔,白色麻布包裹着的阳光房,通透明净,几件旧时家具,让这里看起来慈祥而宁静。走到幽深之处发现里面藏着一座宁静的大花园。踩在白色石子上进入,绿树环抱的园子里有鸟儿停歇,阳光安静地洒在草地上,坐在老木平台上可以风的音乐。在这样的闹市中心,这一个园子就好像是都市丛林里的寂静山谷,访者停歇休憩,点一支香,烧一壶热水烫着茶叶,茶水潺潺从壶口流出,清香飘出,也洗涤了心灵的尘埃。一屈指,一拂袖,烟雾曼妙中,饮者相对盘做,轻声细语,扬眉瞬目。
“弄”与“谷”气息相通,却是另一番感觉,空间更加私密,充满上海人对儿时的记忆。上海儿时弄堂生活的点滴,成为这里的时间底蕴,抽离解构与重组。白色的空间里,石库门老房门悬挂在空旷的空间里,如同沉浸在儿时的纯真记忆里。弄堂生活中的平凡物件在这里被点化成艺术装置,如蒸馒头用的蒸笼也成为陶艺作品的陈列背景;儿时的饼干听被漆成白色盛载商品,提醒我们曾有的甜蜜。将心灵放逐在边界之上,心情保持低调、安静、独立、宽容、有主见、审美独特,这一切朴素而纯美,是城市山民的惯用语言,又贴切她身居弄堂的角色与身份。
居住在城市里的山民们,他们不随波逐流,不被城市繁杂节奏轻易打扰,有自己的目标追求,有自己的审美见解,比起工业化的机械生产,他们更喜欢用手作业的物品,手是心的映射,十指所创造的东西,反映着心里的状态,是和中缓慢的生活,停歇在本源的状态。自由行走于城市与山野间的山民,包容不同时空的思维线索,无论是地域文化、传统民俗、还是当代艺术,是自由的,诗意的,让它们在这里融洽相处。“城市山民”正是一群怀有开放包容的心态,无关乎地理上的分界,无关乎时间上的交错的人,始终保持强烈的未知欲,融入各种时空环境,一群无边界生存的群体。
粗糙而朴素的花瓶里正有植物枯萎凋零,不失一种过程的美好回忆;一袭粗布长裙,用裸露的线头看似漫不经心地拼接,别有一番韵味;陶土炼制的茶壶,用一个铜丝提起,古朴而厚实……每个物件仿佛超出了原有的元素,更像是有着低调灵魂的生物,山水景物与人同在,和人一体,任人取胜,相入无碍。
城市山民尽可能的采用天然环保的材质,挖掘、传承与发扬各种濒临消失的手工,将之与现代设计结合,为都市追求心灵平和的人群创造并提供一系列本真纯美的生活用品,自行创意设计“衣食住行”的方方面面,服装、首饰、陶艺、茶、旅行用品及艺术摄影作品等,简单、拙朴、环保并富有美感,即使身居闹市,亦处于自然舒缓幽优雅的生活状态。
这个宁静致远的空间同时扮演着展览艺术摄影作品的艺廊,这些作品的作者是城市山的签约摄影师,他们作品的风格与城市山民非常合拍。挂在墙上做展览的照片每一张都是原作,把摄影作品手工放制、手工冲放已非常稀有,但手工冲放可随时调整色调,充分反映作者的意图,是机器冲放所不能比拟的。
棉、麻、毛等环保的天然纤维,穿着舒适,采用了手工植物染色的传统工艺,颜色自然低调优美,呵护皮肤,即使褪色也会有一种旧旧的羡。各种颜色都可找到对应的植物进行染色,选用祖先的的蜡染方法,先采集特定的天然植物,煮成特定颜色的染料,将面料放入染料缸内染色,然后取出面料晾晒,待其干后再投入缸内染色,再取出晒干,循环往复,直到颜色深入纤维。如中国靛蓝以板蓝根染成的,经过十八次染晒过和后才获得的颜色。
每件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,大气厚重的形态与绚烂凝重的颜色。回归本真是城市山民首饰作品的创作源头。所以,我们选用天然的半宝石以及带有强烈手工感的纯银做为素材,这样制成的首饰有质感,有雕塑感,体现强烈的个人风格。由于石头来自天然,第一件作品皆有偶然性在里面。
古朴的陶器让人沉静淡定,还原了土地的质感的拙朴器形,设计朴素大气,先用粗陶土为原料,以表现城市山民拙朴自然的风格。大部分产品是手工拉坯制成的,没有模具,烧制过程中,窑里的炉火与陶器上的釉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,它自然发生很难人为掌控。因而,在烧窑过程中产品会出现千变万化的釉色。陶艺作品的极品往往是由于这种窑变带来的,而它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,而这样的变化令我们的陶艺产品呈现多姿多彩的颜色,所以每个形态千差万别差别,体现了产品的手工感,并富趣味性。每季会有不同的主题推出,职“溶解”系列的陶产品,在素陶上挂着乳白色釉,自然流淌。
提倡“不遗弃”概念,在需要新物件前先检视是否还有可用的老物件,经过整理与改造,成为一件可利用的新物。这个概念顺应当今世界“环保、循环利用”的理念。城市山民“弄”在装修上反映了“不遗弃”的概念。弄用了很多弄堂生活常见的普通物件,如:拆下来的石库门老门、竹篮子、竹蒸笼、饼干听等等,通过对它们的解构抽离与重组,它们既是十分有风格的装饰品,同时这些老物件又马为传递城市山民理念的约会代言者。
都市人常常漠视自己的心灵 ,也只有真正的静下来观察自己,追根溯源的生活,路过城市山民,歇歇脚,聊聊天,在自然朴素的坐垫盘坐喝茶,光线合适,桌椅台阶,十分舒解和放松,陶制的茶具让人爱不释手,普洱、铁观音、红茶应有尽有,配上几碟粗粮点心,舒心养胃。茶是城市山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是所倡导的缓慢生活、体味自然、与传统保持连接的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品茶、学茶,把茶叶用纸和线缠绕后带走,行走带着清香。